欢迎光临内商职院-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管理机构 > 宣传部 > 通知公告

弘扬蒙古马精神 | 榜样的力量④

发布时间:2024-04-16 人气:

3月28日《内蒙古日报》第5版。

宝秀兰

久久为功

沙海博弈“大漠绿”见证执着

守初心,锁沙龙,拓富路。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包头嘎查党支部副书记宝秀兰坚守荒漠植树治沙二十余载,谱写了一曲让沙漠披绿生金的时代凯歌。

1993年,宝秀兰嫁到包头嘎查。当时嘎查只有20多户人家,大部分人家的房屋后墙都被流沙掩埋着。村子里只有几十棵老榆树和柳树,到处都是白沙子,种不了地,牛羊也养不活。嘎查之北,横卧着一条巨蟒般的大沙漠,一年四季风吹沙“舞”。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宝秀兰萌生了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念头。她用卖牛的钱买了1200株杨树苗,栽在房前屋后,由于当年雨水条件好,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这让宝秀兰坚定了治沙的决心和信心。

1995年,宝秀兰承包了2500亩沙地,性格坚毅的她独自一人骑着骆驼到娘家张罗了第一批树苗,在娘家只待了一天,就牵着驮有1200多株树苗的骆驼返程。头顶烈日、脚踩黄沙,宝秀兰牵着骆驼一趟一趟地运输树苗,回来后和丈夫一起把树苗栽到承包的沙地里。每天早上5点前宝秀兰就做好全家人的3顿饭,将孩子托付给老人,与丈夫进沙坨子植树,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没有水浇树,他们就赶着马车从数里外的家往沙坨子里运;栽下的树苗被风埋了,他们就挖出来重新栽;怕没扎下根的树苗被牛羊吃了,他们就日日坐在沙坨子上看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使她的2500亩荒沙地全都披上了“绿装”。

2003年,宝秀兰当上了村里的计生主任,组织上的信任更加坚定了她带领群众改善生态、治沙致富的决心。为了带动村民加入治沙队伍,她免费为村民提供树苗。从此,每年从春到秋,扦插黄柳、播种柠条、抚育平茬,在嘎查的茫茫沙海中,总能见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宝秀兰也从被动接受村民咨询,变成了主动带领村民植树、改善生态环境的领头人。2012年,她当选为白音他拉苏木第一名女村长。

宝秀兰说:“我治沙种树,最初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如今党和政府信任我,防沙治沙,建设家园,是我的责任,我要当好群众致富、沙漠绿化的带头人。”

2012年,为打造奈曼旗集中连片治沙示范地,宝秀兰贷款15万元,雇了50多人,包揽了5000亩黄柳栽培任务。宝秀兰说,比起其他嘎查村,在防沙治沙方面,我们有更坚实的基础和经验,所以我主动揽下了10倍的任务,因为我知道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如今,宝秀兰个人承包的防沙治沙荒地已经达到了8000亩,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包头嘎查已累计植树造林30多万株,全嘎查6.3万亩的沙地面积,植被覆盖度已达到50%以上。宝秀兰也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内蒙古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通辽市第三届“道德模范”、通辽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经济生态两手抓才是硬道理”。宝秀兰结合包头嘎查实际,带动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组织养殖户外出参观学习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养殖能手,提高了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真正地做到了让每一户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笑容露出来,并如期实现小康目标。

近年来,宝秀兰这个和沙子较劲半辈子的女人正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地处4A级旅游景区——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内的优势,带领村民积极发展沙漠旅游,推动“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在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的同时,努力帮助村民致富。(郭洪申 王阳)

格日乐图

知行合一

以考古之光照亮文明之源

三月的库伦旗,乍暖还寒,格日乐图握着一把手铲,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刮着土层,窸窸窣窣的声响在周围回荡。三年来,格日乐图每天徒步考古调查保底20公里,鞋子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脚上的水泡起了一个又一个……库伦旗的南部地区成了他的“根据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山社会的文明化进程,探究西辽河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名考古工作者,格日乐图于2022年承担起“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的库伦南部地区先秦遗址调查工作。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研究和了解更多关于西辽河文明的历史真相,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格日乐图说,自己能有机会参与“传承优秀中华文明”的事情非常幸运,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干。然而,做好这项工作并非易事。

在此期间,格日乐图带领的调查队遭遇了多种挑战,库伦南部地区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和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也给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阻碍。尽管如此,格日乐图仍然率领考古队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推进调查工作。他们在库伦南部地区开展细致的区域性考古调查,仅在4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新发现254处先秦时期遗址,这一重大发现,推翻了以往的认知,为更好地了解和深入研究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证据。

格日乐图长期工作在自然环境恶劣、物资条件严重不足的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他克服了身体的病痛及种种困难,默默无闻地奋斗着,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除了作为考古人的责任感,能够坚持在考古一线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兴趣所致。通过考古发掘,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和体会先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独特的信仰,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他说,自幼年起,自己便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2012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考古行业,立志于揭示中华文明的奥秘。

参加工作以来,格日乐图始终从事着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等工作。他主持或参与的考古发掘项目包括通辽市库伦旗孤家子遗址、小奈林稿遗址、白家湾子遗址、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三合屯辽墓、扎嘎斯太辽墓、鲁杰东墓葬、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遗址、腰伯吐遗址、小呼和格勒遗址、敖本罕查干遗址、开鲁县七家子辽代墓葬;赤峰市敖汉旗热水汤遗址、西刘家屯遗址、宁城县小塘山遗址、王家营子遗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岔河口遗址;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等,这些考古发掘项目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他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发掘、探索、研究。他的执着与毅力,不仅赢得了同行的尊重,更为无数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除了考古发掘和研究,格日乐图还十分注重宣传工作。他深知,考古学不仅是学者的专利,更应是全民的财富。因此,他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用自己的坚守和追求,为传承中华文明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常年不能回家,每天在外风吹雨淋,在别人眼里非常辛苦,但我始终觉得能干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是一种幸运。面对艰苦的环境,我将继续坚守心中的信仰,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勇往直前。”格日乐图说。(丁宁)

刘 俊

俯身基层

“泥腿子”下田农技薪火相传

在乌梁素海南岸现代示范园区,刘俊正在为园区建设主体做总体规划:“今年这里要推广玉米精准调控密植高产技术,亩均达到7300株以上;要建设看禾选种平台,展示玉米新品种;要展示辣椒和番茄机械化种植技术……”

刘俊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33年来,扎根基层,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走遍了乌拉特前旗的每个村落,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阳光工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等多个项目,为全旗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并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1991年,刘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然而,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让他时时感觉力不从心。为了精益求精,他攻读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技术研究生。2010年,又赴日本国际自然农法研究开发中心学习,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技理念带回国内。“就拿地膜覆盖技术来说,20世纪70年代,这项技术才从日本传回国内,我们比日本晚了20多年!因此,走出去学习很有必要。”刘俊说。

刘俊有着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他的意识里,根本没有什么周末和节假日。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在田间地头做调查研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天寒地冻的冬日,他又为农牧民做技术培训,早出晚归;“五一”时,大家都在享受长假,他却奋战在高产创建工作第一线;国庆假日,他又忙碌着测产验收……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书写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为农情怀。

2019年,刘俊带领团队首次把智慧农业引入乌拉特前旗,以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全程可追溯化与虚拟可视化。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中单一农户难以应对自然风险的现状,还极大降低了农业生产中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帮助农民有效降低各项成本,保障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刘俊精通业务,服务态度好,2011年,被聘为自治区12316农技热线专家组成员,农民们经常给他打电话或上门咨询农业技术,他都详细耐心讲解,直到他们满意为止。“有一年,我家的西瓜出现了病害,他到地里看完后对症下药,每个星期都会来地里观察,最终保证了当年丰收。”新安镇先进村村民赵慧感激不已,“刘老师义务帮助了我们十几年,没有他,我们的损失不可估量。”

30多年来,刘俊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各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中,累计建设100多个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引进推广新品种20多个,开展试验示范500多项次,推广农业生产适用增产技术200多项次,累计指导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活动11.25万亩,推动乌拉特前旗粮食种植面积从100万亩增加到了18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了30亿斤以上。

从参加工作至今,刘俊每年亲自带队深入全旗各村社讲授实用增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办法、介绍典型致富经验,累计召开科技培训会500多场次,指导《金色田野》农技讲座栏目40多期,累计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多年的勤奋努力,刘俊获得多项荣誉与科研成果,但他始终不骄不躁、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党员,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初心不变。我已经54岁了,不能让农业技术断了传承,我要做好示范推广,让乡亲们多学技术、多打粮、多收益,我期盼和大家一起在故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收获满满。”刘俊动情地说。(薛来)

张文斌

播种育人

以滴水之功诠释工匠精神

20多岁的时候,张文斌从没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攀上这样的高峰。

2023年,56岁的张文斌被授予内蒙古第七届“北疆工匠”称号、“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由他带头完成的“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开展7届以来内蒙古首个荣获“一等”的职工创新成果。前不久,张文斌又获得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大奖”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为稀土湿法冶炼工艺作出的突出贡献。

1987年,张文斌入厂,和许多职场新人一样,年轻时的张文斌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只一心埋头苦干做好本职工作。2002年,凭借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张文斌被调入厂技术部,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从产线职工“转行”到技术岗位,张文斌对传统碳酸氢铵沉淀工艺的痛点和产线的堵点了如指掌。2003年,张文斌萌生了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传统沉淀工艺升级为连续串级沉淀工艺的想法。为了把这一想法变为现实,张文斌用了20年的时间。

由于没有成功经验借鉴,张文斌带领团队一切从零开始。他经常在实验台旁一站就是一天,实验紧张的时候,张文斌和团队成员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实验室与时间赛跑。从小试、扩试、再到试生产,渐渐地,张文斌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包钢稀土产线溶液净化、在线浓缩、连续过滤的连续化沉淀工艺,其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填补了碳酸稀土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连续沉淀的空白,每年可创造超1.1亿元的经济效益。

张文斌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在大幅提高产线产能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助力冶炼分公司迈进“零排放”时代。

“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成功应用后,这柄稀土领域节能减排的“利剑”展现了其优异的“绿色属性”,先后应用于包钢灵芝稀土、甘肃稀土等稀土企业。2023年工业绿色发展大会上,该项目成为内蒙古唯一入围“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项目,被认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荣誉不是终点,奉献没有止境。捧回奖状的张文斌说:“我们还在尝试优化工艺,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所以实验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徒弟徐占宇的眼里,张文斌是榜样更是偶像。“这是师傅从业二十多年积攒下来的实验数据,摞起来足有一米多高。”徐占宇指着办公室一角说,“师傅对工作和实验执着专注,即便是过去了十几年,重要的实验数据,师傅可以随时准确地复述出小数点后的数字。”

常年泡在实验室忘我地工作,让张文斌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却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接班人。除了签约的10余名徒弟外,张文斌的“野生徒弟”众多。他从不藏私总是倾囊相授,甘于做徒弟成才路上的垫脚石。他始终坚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更希望稀土化工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好,可以让更多的青年报国有门。

如今,从“张文斌创新工作室”走出来的10多名成员,已成长为各岗位的技术骨干、分管领导,留在工作室的13名成员也接过接力棒,越来越多地担起稀土产业技术创新的重任。

近40年的坚守,日以继夜追踪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对工作的极致追求和精益求精,让张文斌从默默无闻的一线职工成长为稀土湿法冶炼工艺领域的专家。滴水之功收获穿石之效,他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稀土产业技术革新、企业发展深深绑定,为我国稀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而这样的坚守还将继续。(蔡冬梅)

 

来源 |《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Baidu
sogou